本网讯(通讯员 刘川 文/图)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积极响应湖北省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7月11日,湖北省人工智能通识课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周潜教授,湖北省教育厅职成处二级调研员高月功处长、湖北省技能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周雯院长,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8所双高校代表,科大讯飞、腾讯、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科技与教育头部企业代表,及课程建设团队齐聚一堂,共商课程共建计划,共促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会议由我校教务处负责人主持。

会上,主持人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目的及参会人员,并表示,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培养具备AI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次推进会旨在整合多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课程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随后,我校教务处副处长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情况及第二期共建计划。该课程受湖北省教育厅委托,邀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韩锡斌教授指导,我校牵头建设,汇聚校内两名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主持人领衔的精锐团队,已构建起“智启・智用・智融・智创・智享”五智模块课程体系。在首期运行中,课程依托智慧职教和学银在线两大平台,累计选课人数超1.2万人,充分彰显了课程的影响力。即将建设的“智融”模块作为第二期核心建设任务,将聚焦文旅、农业、交通等10余个行业的AI解决方案,由8所院校分别承担。此外,课程团队还计划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步推进立体化教材建设。
周潜受邀解读《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文件及通识课课程建设标准。他结合全国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调研数据,强调课程建设需遵循“职业导向、动态迭代、伦理安全”原则,构建“中-高-本”贯通的课程体系,强化AI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周潜教授的解读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清晰的方向指引。
在交流讨论环节,参会代表踊跃发言。各共建院校代表分享了课程建设经验,并就“智融”模块行业案例开发、跨校资源共享机制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企业代表则结合产业实践,提出了多项校企共建课程的具体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而富有成效。

高月功在总结中对课程首期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我校作为课程建设单位,统筹得当、执行有力,课程第一期建设成效显著。他强调,湖北省教育厅将持续支持课程建设工作,希望各参与单位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主动作为、深化合作,共建高水平课程,为湖北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此次推进会的成功召开,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课程建设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此为新起点,携手各方力量,推进课程建设,为湖北省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注入动能。
责任编辑:高苗苗